
省經信委副主任(正廳級)王信、泰安市副市長展寶衛、省經信委裝備產業處調研員王桂強、泰安市經信委主任王光鋒、泰山區區委書記、區長趙斌,以及省經信委、省財政廳相關處室領導同志出席會議。濟南、淄博、濰坊等10個相關地市經信委副主任(處長),以及濟南元首針織、青島即發集團、康平納集團等17家企業負責人參加會議。
展寶衛副市長詳細介紹了泰安市在工業發展、智能制造等方面情況。省經信委和省財政廳相關處室同志分別講解了國家和省市支持裝備產業發展和智能制造有關政策。魯泰紡織、孚日股份、如意集團、康平納集團4家企業從不同角度介紹了實施智能制造取得的效果和工作經驗,為尚未實施智能改造的企業提供了很好的學習借鑒。
一是各級要高度重視,形成合力;
二是各市要把智能制造作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山東行動綱要》推進轉型升級的重點工作,切實組織好實施好;
三是印染企業要積極實施智能制造新模式,打好轉型升級主動仗;
四是發揮好行業協會作用,推進印染行業智能化進程;五是加強輿論宣傳,營造推進智能制造的氛圍。
王信副主任指出,要按照“敲開核桃,一業一策”的要求,逐個研究重點行業實施智能制造的路徑和方法,并進行示范推廣,積累經驗,打造樣板,推動工業轉型升級開啟新局面、登上新臺階,為建設制造業強省做出新貢獻。
會上,康平納集團和如意集團、東方地毯2家企業分別簽訂了智能制造項目合作協議,協議總金額6.4億元。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參觀了康平納毛紡和機械公司的生產現場和產品,特別對染色智能車間給予了高度肯定與贊賞。
由山東康平納集團自主研發設計的筒子紗數字化自動高效染色生產線,不僅大幅度提高了紡織染色的質量效率和節能減排水平,還大大減少了用工。該裝備實現了100多臺套設備、2000多個參數在線檢測、實時全流程閉環控制,全部實現了自動化,節約用工70%以上,超過了德國、意大利等國際先進技術水平。
通過該裝備染色,色差由原來4級提高到4.5級以上,染色一次合格率達到95%以上,比國際先進水平高5個百分點。工藝穩定及生產運行可靠性由原來的57%提高到95%,有效實現了染色生產效率和品質提高。節水減排效果顯著,經濟與社會效益明顯。目前我國年染色紗1000萬噸,該裝備推廣后預計每年可節水3億噸,節能233萬噸標準煤,減少污水排放2.97億噸。
(山東康平納全景)
康平納依托在智能染色的技術優勢,“十三五”期間計劃在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密集區, 利用當地紡織印染企業現有資源,由政府引導、以企業為主體,建設50家區域性染色智能工廠,利用“互聯網+”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及物聯網技術,架構智能化、分布式的生產管理及控制系統模式,由康平納統一安排生產、工藝、質量控制等事項,對區域性染色智能工廠的生產過程進行全面管控,以適應市場的快速變化,為紡織印染企業改造升級提供服務。通過集中印染,減少污水排放,提高產品質量,實現綠色制造。文章點評:
中國紡機網主要報道國內紡織機械領域前沿技術和產品、熱點資訊以及活動,歡迎拍磚、吐槽、來稿!
我要投稿